这正是内外交相养之道。
③耶律楚材:《鼓琴》,《文集》卷10,第220页。?因此他在太宗朝能长期领中书省,为元朝从战争转人治理、走向兴盛做出了彪炳古今的贡献,对此稍后的郝经曾从定税赋、权宣课、分郡县、籍户口、理狱讼、别军民、设科举、推恩肆赦八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常思卧隐云乡外,肯效行吟泽国潰。初讶似破竹,不止如裂帛。此后,这种音乐观就渐渐成为古代中国主流的音乐观,楚材并未越雷池一步。琴歌《吾山吟》云: 吾山吾山,予将归予将归。释椎而入请,何故读残编。
轻笑此小技,何必师成连?宝架翻旧谱,对谱寻冰弦。⑥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十诗》之三,《文集》卷4,第70页。[40] 宋翔凤《论语说义》,华夏出版社,2018年,第1页。
大同在此书中尚未成为中心议题,意味着廖平对康有为的影响主要在于攻刘歆篡伪。戴望所说的微言,即他及其师宋翔凤(1777-1860)通过阐释《论语》言素王和太平之治。元代疆域愈远,故其理愈显。孔子生贵族专制时代,不敢过为高论治术学术,每多按指时事,而大同一派独授颜曾,其大义微言实足以树共和政体之模而立世界大同之极。
例如,他将中国古代地方自治形式比附欧美地方自治,认为拿破仑三区之法与汉人郡、县、乡之制、美国之州郡并听自治与古公、侯大国之封建、法、英、德、日本乡邑自治与子、男小国附庸之制(及中国乡邑自治之俗)之间是一致的。徐松曾向董祐诚出示元代丘处机所作《长春真人西游记》,并就此文中的日食问题询问董祐诚,董祐诚在《长春真人西游记跋》中做了考辩,并指出:里差之说,《素问》《周髀》已言之。

也就是说,太平天国运动所拜的上帝,既是普遍化的上帝,也是包含了主权含义的、中国化的上帝。在康熙时期,白晋(1656-1730)、傅圣泽(1665-1741)和马若瑟(1666-1736)等传教士曾着力于易经研究,康熙与白晋、傅圣泽等人就易经的理解曾有密切的深入研讨。从晚明以来秦火断裂论流变的角度看,洪秀全的论述提出了两个有重大社会冲击力的问题,一是对秦以后二千年来中国的批判,二是对太平之义的阐释和宣扬。无论是暴秦,还是刘歆篡伪,关键节点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孔子之所以堪称大地教主,乃是因为他早就说了大同之义。……至秦政,惑神仙,中魔计,二千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托马斯·赖利在《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中强调太平信仰是洪秀全对古典上帝信仰的复兴和回归,挑战了自秦始皇以来的皇权秩序的合法性。以往对康有为的公羊学思想脉络的研究,往往侧重强调他与晚清公羊学之间的关联。

……如西洋之说则又是先有天地,数千年而后始有天主也。庄存与阐释先秦经典中的上帝概念,与比附先秦经典的传教士上帝解释截然不同,可以看做在当时朝野对耶稣会士传教仍有一定兴趣的氛围之下,力图更为原真和清晰地解释先秦典籍中的上帝意涵的努力。
[35]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显示,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发起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它们所提出的目标要比基督教义的视野更为广阔。盘古下,至三代,敬上帝,书册载。凡书至繁赜处,他人或望洋意沮,而他必欲详究而后快。勾勒这一长期被不被注意的脉络,可以促进对今文经学内在脉络的重新认识。[5] 利玛窦、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何兆武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2页。[34]在洪秀全这里,也可以称为中国拯救史观。
[12]又如,杨廷筠《西学凡·序》指出: 儒者本天,故知天,事天,畏天,皆中华先圣之学也。康有为经历了从全球公理之学到以大同立教的发展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他对中国二千年来之学的反思。
另一方面,秦火断裂论的叙述模式变化为中国文明吸纳西方文明的一种思想容器。以往在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的线索中讨论康有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康有为是否抄袭廖平,强调指证刘歆伪篡议题的重要性。
新的层面激起了更多的批评乃至否定。这种方法后来被一些新教传教士效仿。
孟德卫认为,利玛窦显然不了解儒学经典在文本问题上的复杂性和根深蒂固的争议。明末清初的西学中源说所讨论的重点领域是科学。这一互动的过程,也是中国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确立自主性的一段值得重视的过程。但是,相对于康有为对于太平世的阐释而言,指证刘歆伪篡未必更为重要,也未必是决定性的一步。
[42] 《康有为全集》第一集,姜义华、张荣华编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45页。龚自珍在被钱钟书称为常州学派总序[18]的《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1827年)中称, ……乾、嘉辈行能悉数,数其派别征其尤。
例如,侯外庐的评论是:秦、汉以来的一千六百年,被说成是中国史上的黑暗时代,这样也可以说明耶稣会会士传来天主教的意义之伟大了。对其大同思想来源的研究,则往往侧重强调他对西方乌托邦思想的阅读。
相近的论述框架承载的具体内涵大异其趣,这种文化现象是跨文化对话和互动的产物。不少研究者认为西学中源说迟滞了对西方近代思想的接受,其实西学中源说的内在结构与实际影响要远为复杂。
[23] 蒋良琪,《东华录·康熙八九》,中华书局,1980年,第348页。彼方欲交于荐绅,使其教伸于中国,特隐忍而未发耳。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龙伯格,《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李真、骆洁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
进入 张翔(首师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儒学史 。二是将天主教义与孔子著述相比附,这是新的要素。
本文所勾勒的互动线索,试图从一个侧面呈现中国文明自主性意识的确立过程,以及对将西方要素纳入中国文明体系之内、同时重塑自身的方式和道路的探索。有时说自汉以后,如《教学通义》认为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但圣王之学还是流传下来了,夫秦始焚书,而‘六艺、‘九流灿然并在。
周伟驰将此称为洪秀全的中国异化史观。[15] 庄勇成《少宗伯养恬兄传》,见《毗陵庄氏族谱》卷二十《传记·家传》,转自汤志钧,《清代经今文学的复兴:庄存与和经今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4页。